大理州经济开发区满江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满江村办学堂”,1957年更名为“满江完小”,1969年开办初中班,1990年大理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满江九年制学校”,2004年分设为大理州经济开发区满江中学,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
满江中学最新资料
校园占地33亩,建筑面积为5513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师生食堂,有一个运动场、两个篮球场。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00人,教职工46人。多媒体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报告厅、音乐舞蹈形体室、美术绘画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等基本齐备,已建成“计算机校园网”、“校园广播网”。
学校确立了“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管理方针。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狠抓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学校着力挖掘、潜心整合教育资源,各学科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选择课题,开展研究,现已成功申报了5个“云南省教科院十一五教育教学规划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明显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有50多篇教师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州、市级有关刊物上发表。
为了实施新课程,学校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音、体、美特长生教育,计算机应用、学校新闻报道等多个兴趣,丰富了校园活动。三年来共向上级学校输送了50多名特长生,先后有70多人次在国家、省、州级各类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中考连续四年普高上线率保持在43%左右,高于同级同类学校平均上线率21个百分点,重点中学上线在14%,高于平均上线率7个百分点。整体教学质量实现了追赶式、跨越式的发展目标。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获大理市委、市政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奖”,荣膺“名校”称号,成为大理市由薄弱学校转化为名校的典范。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一如既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艰苦奋斗,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谱写新的篇章!
学校地址:大理州经济开发区满江办事处
大理州经济开发区满江中学位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大理州人民政府龙山办公区东侧,有教职工50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0人,高级教师6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22人,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0人,是大理州经济开发区内的一所初级中学。
学校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了多渠道培养人才的教育平台。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跨越式、追赶式发展目标。2006年,2007年连续被大理市教育局,开发区教育局评为名校,一等奖,二等奖;总体成绩列市内同级同类学校前茅。
学校深入挖掘校本资源,培养各类特长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学生在全国中小学英语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校园文学“新人杯”作文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2005年全国中小学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荣获省州市各级奖。各学科教研组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探讨规律、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有50多篇论文分别刊载在国家、省、州、市有关杂志上。
学校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安全稳定为前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优质服务促进学生全人发展。
科研兴校:加强教法研究,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教师素质,走进新课程,研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逐步形成了“教材处理活,使学生想动;课堂气氛活,使学生敢动;学习指导活,使学生会动;教学手段活,让学生乐动;组织形式活,让学生全动”的新教学模式。
工作标准: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教师和谐、进取、提高;领导虚心、周详、服务;家长沟通、参与、支持。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完成,我校已具备了比较规范的电教系统:一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各一个,两个光盘播放教室,一间资源接收室兼电子备课室。
发展中的满江中学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以“质量争一流,以特色创名校”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再谱教育新曲“满江红”。
这个地方,纯粹是来受罪的哎。正门还算宏伟。信号居然不好。食堂不适合我。但油泼面和凉饼不错。校内的风景一般~打球不要钱。教学区没有空调。受罪。老师不让离校,周末电搭帐篷睡觉的。喜欢假期黄昏操场静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