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一中下关一中占地53000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6300平方米,绿化面积11000平方米。4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和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教学基础设施充分满足高中教育的需要。2003年建成使用的7200平方米国债高中教学实验楼,共有宽敞明亮的教室24间,物理化学实验室、准备室各8间,其中实验设备按部颁一类标准配置,化学实验室通风到桌,物理实验室功能完善,按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开齐所有实验。38间教室均安装多媒体展示台和大屏幕投影仪,3间网络教室共有计算机180台,教学用笔记本电脑130台,办公用电脑50台,光纤接入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程度居省内中学领先水平。报刊杂志种类多样、藏书量丰富的图书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进入下关一中,粉墙翠竹、绿树红花、碧草高楼,相映成趣。校园环境幽静而不偏僻,地处闹市而不嘈杂,是青年学生读书成长的理想之地。
十易校名 三迁校址
1949年10月,镇立下关初级中学开办,附设于原镇立下关完全小学(今下关四中)。镇立下关初级中学与私立下关苍洱初级中学携手并进,为后来的下关人民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关一中1950年2月,人民政府决定把原私立下关苍洱中学和原镇立下关初级中学合并,成立新的下关人民中学(初级中学)。
1950年至1954年
下关人民中学
云南省下关中学
云南省下关初级中学
今大理市家具厂
初级中学
1954年至1960年
云南省下关中学
云南省大理市第四中学
云南省大理市第三中学
今滇纺厂完全中学
1958年成为州重点中学
1961年起
云南省下关中学
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
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
1969年迁今校址
1978年成为省重点中学
1986年成为州教育局直管中学
1993年成为省一级完全中学
师资力量
下关一中下关一中有着一个爱岗敬业、德才兼备、锐意进取的教学群体。在职教职工181人,具有高中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4%。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着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努力培育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教师在国家和省级的教学竞赛中,共获得25项一等奖,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共发表200多篇教育研究论文。下关一中历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历来狠抓教学质量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学硕果累累。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500多项。2005、2006、2007年分别获云南省一级完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下关一中毕业生在高校以学习后劲强、综合素质高而广受赞誉,著名高校频频传来下关一中毕业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以及考取研究生、博士生和出国留学的消息。1998年,文科应届考生赵勤智以622分的高分,名列云南省文科类考生总分第一名,为大理州教育事业增添了光彩的一笔,被载入《大理年鉴》。
下关一中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和学习,是中外合作双向教学交流项目“GAP”成员学校,每学期有两位外籍教师来校执教,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直接感知纯正英语、全面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2001年,洪学佳、骆杰两位在校高中生被教育部公派前往日本参观访问。学校先后有五名教师到欧美访问学习,并有教师继续派往国外学习任教。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下关一中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更新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下关一中校长 杨文彪领导创造环境,教师创造业绩。杨文彪校长、张金禄书记、李曙光副校长、赵新副校长、李瑞副校长和各处室领导,均深入实际、深入实践。杨文彪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其他领导各自分管一条线,落实一个科组、一个年级或一个部门,在各自负责的岗位上勤奋、踏实而高效地开展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牢记“团结进取、勤奋求实”的校风,秉承“开拓奉献”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整体优化、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团结带领全体师生朝着“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质量”的目标迈进。
高考文理榜首 仍出自下关一中
下关一中日前,全省高考成绩出炉。大理州名校下关一中再次包揽大理州文、理科第一名。记者获悉,来自下关一中的文科考生赵倩雯以659分摘取大理州文科第一名,名列全省第8名;理科考生曹昌浩以701分摘取大理州理科第一名,名列全省第10名;15岁考生米泽民以692分名列大理州理科第2名,名列全省第16名;下关一中囊括大理州文理科实考前3名。
据统计,该校共有5名同学进入云南省前50名,其中文科3人,理科2人;600分以上134人,比2012年增加51人。该校678名应届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543人,一本率首次突破80%,达80.09%,其中理科一本率80.61%,文科一本率78.69%,本科率99.71%,总上线率100%。